星期一, 6月 06, 2005

Writing on the net

網路是一把極鋒利的刀刃,很輕易的就可以殺人於無形,殺人不見血的噬血者。前陣子在網路討論區見到一則留言,其署名找出感情兇手,內容敘述其欺騙感情,且將感情受害者的財物偷走,並將其照片身分字號等資料一併公佈在網路上,在不論其真實性與否,或違反法律毀謗等令人爭議的事情前,令我感到驚訝的不是感情受害者的舉動,也不是感情加害者的行徑;而是網路通緝的感情加害人姓名,竟然與我同名同姓,讓我嚇一跳,在仔細看一下感情加害者的照片與身分字號,心想應該只是純粹的巧合。

台灣人民擁有高度的民主自由,然而將這樣的高度自由,轉移到網路世界,簡直出現了語不驚人死不休,那樣肆無忌憚的大談擴論,造成這樣的原因,除了言論發表者躲在網路匿名的保護傘下,另一個原因也是網路的低門檻性;以往我們要發表我們自己的觀點與想法,訴諸於報章雜誌的社論,以一發已見,然而投稿者眾,版面少的情況下,能登上平面出版品的版面,畢竟少之又少,更何況又有各自的政治立場或出版方向,想要表示自己的言論與觀點,窒礙難行困難重重,更有時效性的問題存在,很多想法與意見,都在這樣的繁複的出版流程中,遭到漠視了;自從TVBS電視台出現了「全民開講」這樣的CALL IN節目,大家守在電視前電話旁,狂撥熱線,大家透過CALL IN即時發表自己的言論,一聽到與自己立場與觀點相左的言論,自己又立即跳入討論辯論的氛圍中,彷彿要向世人闡明真理一般,個個激動把握短短幾秒鐘的發言權,爾後CALL IN節目大行其道於電視節目、廣播,其實像電台點歌的模式,其實也都是一種較平面出版更具有即時、雙向的溝通,達到共同創造、編輯整個平面、有聲、影像出版,然而雖然CALL IN可以即時透過電話來表達意見,但是受限於時間、與線路等問題,想要長篇大論侃侃而談,還是有段距離。

然而,網路卻可以彌補平面出版、CLL IN的缺點,擁有更高度與發揮的空間,除了網路的低門檻、即時性、互動性,更能引發群聚、高度討論的現象,顯而易見的便是藝人的個人網站,藝人的風吹草動,往往會在其留言版中,堆砌整個FANS的意見,FANS的意見如排山倒海的塞爆整個留言版。之前SOS徐氏姊妹批評布袋戲戲迷的言論,導致於其個人網站留言版中反對聲浪如潮,如野火燎原的引起風波,而不得公開道歉。藝人蕭淑慎在YAHOO交友版上的網路日記中,發表自己的言論、回應媒體,甚至於公開男友的感情,平面出版、電視娛樂新聞,無不捕風捉影的大肆報導,雖然蕭淑慎聲稱只是一種抒發的管道,不管是否只是單純的網路寫作,還是為了激起一陣關注焦點,透過這樣簡單的網路寫作發表,其交友版的點閱率居高不下,引起了一陣高度的討論。

在網路空間中,我們的言論觀點與想法,不再侷限於版面、時間上,我們多了許多空間、時間去長篇大論,去發表個人的意見與想法,網路上琳瑯滿目的寫作,不啻成為一種暢所欲言的媒介管道,在網路上討論區、留言版、電子郵件雙向互動管道的暢通,更可以匯集更多的聲音,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舞台,上演什麼樣的節目,情節安排都自己管控,不用過度假手他人,一場言論寫作的戲,導演、編劇、演員都由自己一手包辦。網路打破了許多過去所謂「大眾媒體」的規則、也做到了許多傳統媒體做不到的事情;除了讓更多原本沒有舞台的人暢所欲言之外,網路的速度和多樣性,更是文字、圖像、影片難以共存的媒體所望塵莫及【1】

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空間,每個網路使用者可以輕易的進入網路空間,更可以透過許多互動的機制,共同組織架構出整個空間的內容,網路小說接龍便是一個例子,網路小說接龍算是超文本小說裏相當獨特的一種,最明顯的特色是互動書寫形式的添增。如果想拿學院理論來為其正名、提高學術身價,並凸顯文學形式創新之處,我們倒可繼續搬出巴特的「讀者文本」(readerly text)和「書寫者文本」(writerly text)概念來支應。扼要之,「讀者文本」指的是供讀者單向消費的文本,不具(意義)生產力,讀者僅能接受或拒絕;「書寫者文本」則允許讀者成為一(意義)生產者,享有同於書寫者創造意義的樂趣。超文本小說正是符合這項定義的「理想」範例,因為透過自由閱讀路徑的選擇,文本意義的產生便掌握在讀者手中。不過我們也可以進一步質疑這樣的意義生產不盡理想,因為作品已寫就,成為封閉區域,讀者在其中的閱讀路徑選擇雖然眾多,基本上仍是先天設定,自由選擇變成一廂情願的幻想。

稍加擴大巴特的原意,若讀者不只是意義的生產者,而且也可直接參與文本的生產,那麼理論上這種「書寫者文本」無疑是更理想的文本。網路接龍不正是完美的具體例子?讀者兼書寫者,意義消費與生產全部自行掌握,夠理想了。只是這樣的文本註定成為比較缺乏創新動力的大眾書寫,想不斷追求形式變化的人只好另闢疆域。先行的印刷文字接龍或許是接近「書寫者文本」的另一可行方案,但執行上不方便,而且只能以區域性的零星個案出現,不具高度流通與傳播能力,因此難以符合「理想文本」的普及化定義。九0年代網路接龍成功崛起,是否受「書寫者文本」概念影響,或僅是無心插柳、柳成蔭的結果,一時還難以斷定【2】

然而在眾多討論研究中,往往只對網路寫作的優點作歌頌,卻忽略了網路寫作也創造出許多負面的現象,網路每天新增的網頁以倍數增加,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開放的空間中,創造出無數的內容,但是並非每篇在網路發表的文章,都具有可讀性,唇槍舌戰的文字攻防戰佔了絕大部分,也因為自己的觀點不同,於是捍衛自己立場的言論,在你一言我一句中展開來,最明顯的就是政治版,因為鮮明的對立地位,彼此政治色彩鮮明,執政黨提出新的政策,不管政策的好壞,在野黨就會立刻的抨擊,反之亦然;藝人之中也常出現,當兩個旗鼓相當的藝人,被擺在一起做比較的同時,雙方的支持者,為了擁護自己的偶像,開始攻訐另一方,好讓自己支持的偶像地位處在不敗之地。

網路最常出現的就是轉載的問題,或是斷章取義的事件,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東海BBS劈腿事件,事件的主角之一BBS版上公開指名道姓的論述劈腿事件,媒體並未作事實的求證,便轉載了此一事件,使得原本只在網路、校園中發燒的話題,延燒到整個新聞媒體,更躍上了新聞頭條。我們也常在網路搜尋相關資料,卻發現很多的的資料內容如出一徹,只是經過網路的轉貼轉載,同一文件資料、新聞、文章同時出現在不同的網頁上,有想法的人會在轉貼後做些簡短的評論,但是絕大部分的人,只是做了轉貼轉載的動作,所以在網路的浩瀚資料中,原創性的不多,作深入探討的也是少之又少。

現在我們在網路搜尋具有可讀性、參考性的資訊,可能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去過濾掉一些「垃圾資料」,才可以找到真正具有意義的文章,這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了,畢竟在網路發表言論、創作者,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專家學者、也不是思想家李敖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,網路只是一種媒介空間,能在網路空間佔有一席之位的人不一定是人上人的佼佼者,只要能善用網路特性的人,必能君臨天下,在「垃圾資訊」充斥的網路空間中殺出重圍,那麼下一個網路文學新銳,非你莫屬!

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.us

沒有留言: